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教学实验中心于2019年9月成立,下设人工智能实验室、大数据实验室、计算机软件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及应用实验室、物联网工程实验室、多模态数据智能处理实验室、智能感知及应用实验室等15个实验(训)室和1个师生作品展厅,总面积达3900余平方米,仪器设备共2060台(套),达4,600余万元。教学实验中心主要承担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所有专业的实验、实训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场所,同时,也为学院教师的科研工作提供平台。
教学实验中心始终将“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质量改进”的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有效的实验教学手段和方法, 让学生从“学会”达到“会学”,从知识的掌握达到能力的提升。坚持“强基础、重能力、扬个性、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把教学实验中心建设成为一流的专业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人工智能专业实验室
该专业实验室包括人工智能实验室、人工智能实验实训平台实验室和人工智能创新工作室等。可承担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等课程实践教学。同时,该专业实验室集大数据、人工智能实验资源于一体,是“人工智能+X”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关键载体,面向全校师生开放,能够为学校全体师生提供实验教学、科研创新、职业培训、资格认证、科普教育等方面的服务。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师生作品展厅

人工智能实验室

人工智能实验实训平台实验室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实验室
该专业实验室主要建设了科大讯飞开发的深度学习平台和数据标注平台,可开展Hadoop大数据开发、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实验项目,提供数据可视化的操作界面来编排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评估和预测过程,无缝衔接数据空间实现数据的共享,降低深度学习模型的生命周期管理难度。承担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专业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等课程实践教学、课程设计及教师科研相关任务等。

大数据实验室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验室服务器机房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室
该专业实验室包括计算机软件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室等。
计算机软件实验室主要承担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各个专业的软件类课程的实践教学及教师科研相关任务等,同时还承担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ACM程序设计大赛、“蓝桥杯”程序设计大赛等专业竞赛及培训任务。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室主要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展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及教师科研相关任务等。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室

计算机软件实验室
物联网工程专业实验室
该专业实验室包括物联网工程实验室、物联网工程综合实训平台、嵌入式系统及应用实验室等。
物联网工程实验室能够满足物联网工程专业传感器技术及应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等课程的实验。同时配备物联网工程综合实训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物联网工程专业综合实训,能实现物联网应用企业级的实训环境。嵌入式系统及应用实验室负责嵌入式系统设计与软硬件开发方向的实践教学与技术研究,可承担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嵌入式操作系统、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等课程实验,以及物联网技术研究方向的相关基础教学、专业教学、课程实验、科研创新等。

嵌入式系统实验室

物联网工程实验室

物联网工程综合实训平台
多模态数据智能处理实验室
多模态数据智能处理实验室专注于多模态数据分析与智能处理,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该实验室主要承担《多模态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物联网开发综合实践》、《物联网设备层应用实践》等相关课程,为学生实践技能。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工具,能够支持大规模多模态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此外,实验室拥有一支由资深专家和学者组成的团队,他们在多模态数据处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智能感知及应用实验室
智能感知及应用实验室专注于智能感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致力于推动感知科学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实验室主要承担《物联网控制原理与技术》、《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实践》及《物联网与智能感知》等核心课程,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该实验室不仅支持智能感知设备的研发与测试,还具备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其主要功能包括:开展智能感知技术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为企业提供智能感知解决方案。实验室将继续深耕智能感知领域,推动感知技术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为社会提供更多智能化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