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体系建设,提升教育教学与前沿技术融合能力,4月19日至20日,我院教师徐良和李静赴郑州参加河南省本科高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培训会,与省内多所高校教师共同探讨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创新路径。

北京大学曾腾教授以“学科交叉与通识育人”为主线,结合北大实践案例,深入阐释人工智能与人文社科课程的融合策略。其提出的“技术工具+思维训练”双轨模式,为我院优化跨学科课程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北京理工大学黄河燕教授聚焦课程建设核心要素,系统梳理了“理论奠基—案例驱动—能力拓展”的课程架构。浙江大学陈建海教授则从技术落地角度,现场演示了DeepSeek大模型的本地部署与教学辅助应用,其“AI工具链+教学场景”的深度融合案例,为我院探索智能化教学工具开发注入新思路。

此次培训既有顶层设计指引,又有实操经验分享,特别是浙大等高校的跨学科课程框架,为我院构建“AI+专业”特色通识课程体系明确了方向。未来我们将结合学院大数据学科优势,尝试将大模型工具链引入实践教学,助力学生数智素养与创新能力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