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下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邀请了郝涌教授作了题为“三尺讲台写春秋——我的从教经历和感悟”的学术讲座。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全体青年教师在人文楼312教室聆听了讲座,讲座由产业学院院长贾彦茹主持。

郝涌教授结合自身50多年的教学经历,从三个方面对如何做一个好老师进行了阐述,一是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二是做好教师的基本标准;三是教师如何站稳讲台,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对于老师职业的特殊性,郝涌教授结合自己的经历以讲故事的方式,讲述了教师职业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向我院教师讲述了教师这个职业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新时期的教师更要有光荣神圣的使命感,告诫我们青年教师不要安于现状,对比以往的艰苦生活,现在生活条件变得更好,但作为青年教师要敬业奉献、乐于吃苦,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相信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要想教书又育人必须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言传身教,成为“专家型”教师。

在讲座的最后,郝涌教授提出如何转换教师角色、在教育子女上要认真解决遇到的问题,多引导多陪伴。贾彦茹院长对学院青年教师寄予了厚望,希望青年教师奋发向上,时刻牢记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识,更要以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用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时,坚守教育初心,不被外界干扰,用爱心和耐心点亮学生的成长之路,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郝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数学系数学专业,同年7月到信阳师范学院数学系任教。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数学分析选讲》。郝涌老师长期从事数学专业分析类课程的教学,带领分析数学团队先后获得“优秀课程”“精品课程”等省级教学质量工程。1999年荣获“曾宪梓奖”。